- · 《杂交水稻》投稿方式[10/30]
- · 《杂交水稻》数据库收录[10/30]
- · 《杂交水稻》期刊栏目设[10/30]
- · 《杂交水稻》杂志社刊物[10/30]
- · 《杂交水稻》杂志社收稿[10/30]
- · 《杂交水稻》编辑部征稿[10/30]
- · 杂交水稻版面费是多少[10/30]
农作物论文_发展红莲型杂交水稻 践行杂交水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缘起杂交水稻,共同推动杂交水稻研究 二、共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攻关杂交水稻科学难题 三、持续关注科学前沿,支持交叉学科发展 四、武大学子心中最亮
文章目录
一、缘起杂交水稻,共同推动杂交水稻研究
二、共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攻关杂交水稻科学难题
三、持续关注科学前沿,支持交叉学科发展
四、武大学子心中最亮的那颗星,为国育人才
五、红莲型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海外“袁梦”
文章摘要:<正>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举国同悲。袁隆平院士去世后,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门前的阶梯上,摆满了师生们向袁隆平院士吊唁的鲜花。袁老逝世第七天,武汉大学举办袁隆平院士追思会,缅怀国士,寄托哀思,传承精神,砥砺前行。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的不解之缘,还要从朱英国院士说起。一、缘起杂交水稻,共同推动杂交水稻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科委把杂交水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武汉大学正是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作为湖北三系杂交水稻协作组组长,与袁隆平很早就认识,两人亦师亦友,经常一起开会、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技术难题。由此,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朱仁山 方圣辉 黄文超 李绍清 胡骏 吴贤婷 李晶 刘求喜 刘春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论文DOI:10.16267/j.cnki.1005-3956.20211210.453
论文分类号:S511;K826.3
文章来源:《杂交水稻》 网址: http://www.zjsdzzs.cn/qikandaodu/2022/061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