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报道:“一碗好饭

来源:杂交水稻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融合生物技术、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育种信息决策系统——“种谷大脑”。(受访者供图) “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对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与分析,

融合生物技术、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育种信息决策系统——“种谷大脑”。(受访者供图)

  “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对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与分析,为实际生产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代替经验判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中信农业旗下华智生物大数据智能应用中心研发负责人马妍说。

  新华社上海9月2日电(记者周琳、龚雯)走进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信集团的展厅,7个装满水稻种子的瓶子在不少机器臂、机器人、无人船等科技展品中显得尤为特别。

  “以前水稻科学家受限于基地规模和管理成本等,育种只能从成千上万个可用的组合中选出有限的数量进行试验,再种到地里反复验证,如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快地进行模拟组合和测试,选择出效果更优秀的‘母本'和‘父本'进行组配,打破了传统育种瓶颈。”中信农业旗下隆平高科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刚说,“在育种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当于不用种地,就能提前预测结果。”

展台上7个装满水稻种子的瓶子。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仔细一看,这其中既有在全国推广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前三的杂交水稻种子晶两优华占,也有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的玮两优8612。

  种子背后,科技含量十足,“种谷大脑”正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育种更智能、更“智慧”。

文章来源:《杂交水稻》 网址: http://www.zjsdzzs.cn/zonghexinwen/2022/0902/824.html



上一篇:“我们相信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共创繁荣发展
下一篇:“我们相信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海外纪闻)

杂交水稻投稿 | 杂交水稻编辑部| 杂交水稻版面费 | 杂交水稻论文发表 | 杂交水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杂交水稻》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